關于舉辦2022年首屆湖南省電子顯微攝影大賽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2-05-05 作者: 來源: 閱讀次數:4376
微觀組織結構是影響材料性能、生物性狀及行為的物質基礎,而電子顯微術是揭示多尺度微觀組織結構的最直觀、最廣泛應用的方法。為展現我省電鏡技術水平,普及顯微學知識,增強省內同行間電子顯微技術交流,在湖南省科技廳指導下,中南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承辦首屆“湖南省電子顯微攝影大賽”活動,歡迎省內各單位從事電子顯微學研究的工作者及在校學生積極參加。
一、大賽宗旨:認識微觀世界之美,交流電子顯微技術。
二、大賽主題:傳湖湘文化,展奇妙之奧。
三、組織單位
指導單位:湖南省科技廳
主辦單位:中南大學
承辦單位:中南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
協辦單位:國防科技大學空天科學學院、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湖南大學生物學院、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湘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沙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
四、組委會
主席:郭學益
副主席:劉文勝
成員:鄭春滿、馬超、李勇軍、彭賢錦、蔡燦英、楊現鋒、曾國、徐國富、
宋旼、柴湘平
秘書組:尚振崗、李凱、王娟、周山彥、李世晨、李雯
五、參賽對象
省內大專院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電鏡工作者及用戶,含在讀研究生/本科生。
六、參賽辦法及要求
1. 作品拍攝設備應為電子顯微鏡(主要包括透射電鏡、掃描電鏡、掃描探針顯微鏡等),所用設備的品牌不限。
2. 參賽作品需提供原圖和最終圖。最終圖可在保持原圖基本樣貌的基礎上,進行諸如調色、銳化等基本操作,增加作品藝術性,但不允許合成、畫面布局調整等破壞原圖基本樣貌的操作。若最終圖有破壞原圖基本樣貌的修改,將取消其比賽資格。
3. 參賽作品原圖需為參賽者近三年的工作且未參加過同類比賽。研究生/本科生參賽須經導師同意(在參賽作品報名表上簽字)。不得盜用他人作品參賽,否則大賽組委會將保留通知有關部門的權利。
4. 如參賽作品為多名作者,須在提交作品時注明。
5. 同一作者無論排序如何,最多可提交5幅作品參賽(含組照)。
6. 提交作品時請在作品介紹表中填寫參賽作品的制作描述(取圖時間,樣品類型,制作方法,儀器型號等)、科學性、技術難點以及藝術性等說明。建議不超過500字。
7. 參賽人需在6月20日前提交參賽作品,含參賽作品報名表(word可編輯版和簽字掃描版)、原圖和最終圖。作品原圖和最終圖的格式應為JPG、JPEG 、PNG或TIFF,合計大小不超過30M。請將參賽作品打包后以附件形式發送到郵箱:hnemc2022@126.com,系統回復收到后即報名成功。
8. 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將組織“首屆湖南省電子顯微攝影大賽”頒獎儀式對獲獎者授獎,獲獎作品將在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網站或微信公眾號發布,并推薦到全國電子顯微攝影大賽。參賽人報名參賽即同意其作品在組委會網站或微信公眾號上進行以評獎和宣傳為目的的展出。
七、評選標準
1. 科學性:樣品或研究過程的獨特性、創新性,研究工作和內容的重要性,圖片表現信息的豐富性等。
2. 藝術性:圖像的美觀和視覺效果,構圖和造型,尺度和比例等。
3. 技術性:樣品制備的難度及獲取圖像的難度,成像質量和成像技術等。
八、評選及授獎程序
1. 作品初篩:參賽作品若無明顯影像質量問題或對原圖的過度加工問題,原則上均可入圍。
2. 專家評分:由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邀請省內各單位知名電鏡專家及藝術(攝影)專家組成評審組對作品匿名打分,分別在總分中占比50%和30%。
3. 網絡評審:通過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網站和微信平臺展示所有經過初篩的參賽作品,開展大眾網絡投票,此項得分占總分的20%。
4. 頒獎儀式: 7月30日前,由湖南省科技廳、中南大學及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相關負責人、評審專家代表共同為獲獎者頒獎,同步在網絡公布獲獎作品名單。
九、獎項設置
一等獎:3名,證書+獎品(價值1500元)+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免費機時(價值1500元);
二等獎:5名,證書+獎品(價值500元);
三等獎:7名,證書+獎品(價值300元);
優秀獎:12名,證書+獎品(價值100元)。
十、組委會聯系方式
李雯,電話:0731-88879705
E-mail: hnemc2022@126.com
本大賽規則解釋權歸大賽組委會
中南大學高等研究中心
湖南省電子顯微鏡中心
2022年4月29日